通過初高中的歷史教材,我們不難了解到左宗棠的偉大功績。如果你花點時間走進左宗棠故居——柳莊,深入了解左宗棠的生平事跡,就不會單單只驚嘆于左宗棠的豐功偉績,更會羨慕他神仙眷侶般的愛情故事。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湖南湘潭人,博通經史,長于吟詠,尤善古近體詩,著有《飾性齋遺稿》,存詩139首。 左宗棠的妻子周詒端,雖是女子,卻能博通經史,長于吟詠,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才高貌美的妙人兒,卻嫁給了當時家境貧寒、一事無成的左宗棠。因為左宗棠和周詒端的神仙愛情,他們兩人的相識緣分被編成多個版本,大體上主要有三個版本:周詒端夢見一條被狗群咬的遍體鱗傷的小黃龍,夢醒之后就真的在家門口遇見了衣服被狗撕得破破爛爛,身上還有不少傷的左宗棠。周詒端就將左宗棠視為貴人,好生招待幫扶,接下來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周詒端因為年齡大了,找不到對象,就舉辦了一場“比詩招親”。左宗棠被幾個好友拖過來湊熱鬧,沒想到被周詒端的母親相中考量: 王慈云出上句:胸藏萬卷圣賢書,希圣也,希賢也。 左宗棠不慌不忙,答:手執兩杯文武酒,飲文乎,飲武乎。 王慈云一驚,又說:鴻是江邊鳥。 左宗棠應對:蠶為天下蟲。 王慈云由驚到喜:鳳凰遍體文章。 左宗棠說:螃蟹一身甲胄。 對到這里,周詒端也被左宗棠的文采深深折服,紅著臉對母親說:“這就是我要找的心上人!” 周詒端的父親和左宗棠的父親是好朋友,早早地為周詒端和左宗棠訂下了口頭上的娃娃親。后來雙方的父親都不幸早逝,但是哪怕周左兩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周家人都信守承諾。但是也拖到周詒端20歲了(當時已經算是老姑娘),左宗棠一出孝,就馬上讓兩人結為了夫妻。 在這三個版本里,最合乎情理的只有最后一個,事實也是左宗棠最終因為家中貧困不得已做了周家的上門女婿。雖然周家待左宗棠如同親生兒子,但左宗棠還是覺得“失了讀書人的風骨”。于是,善解人意的周詒端就從母親手里把周家的西廂租了下來,和左宗棠組成了一個“單獨”的家,全心全意地照顧左宗棠的生活起居,讓左宗棠可以一門心思讀書備考。雖然有妻子的悉心照顧,但是左宗棠在考試中還是各種不順,屢次名落孫山,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里。周詒端及時安慰鼓勵左宗棠,勸他不要輕言放棄,還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清時賢俊無遺逸,此日溪山好退藏。 樹藝養蠶皆遠略,由來王道本農桑。 科舉失敗后,左宗棠對科考徹底心灰意冷,修建柳莊后開始遍讀地理學、農學、經濟學、邊防、外交等書籍,著力鉆研經世致用之學。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是“不務正業”“玩物喪志”。
但是周詒端卻選擇陪同左宗棠潛心地理研究,經過一年的艱苦努力,成功繪制了新的《皇輿一覽圖》(清朝繪制的全國地圖)。隨后他們又抄錄了各種地理書、各省通志,于山川、關隘、驛道遠近、分門別類、抄錄成幾十巨冊。這也為之后左宗棠守護疆土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后來左宗棠的才學終于被發現,被清政府委以重任,常年在外奔波,與妻子聚少離多。周詒端也少有怨懟,一直在后方默默操勞,教育子女,因此左家子孫多“追有用之學”“成經世之才”。直到現在,左家的子孫后代依舊在為我國各項事業貢獻力量。正因如此,左宗棠才能全心全意征戰沙場,成就自己的豐功偉績。得妻如斯,夫復何求!左宗棠的成就與妻子周詒端的扶持是分不開的。
【參考資料:《左宗棠》《清史稿》《左宗棠全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