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下夕煙 ——新泉鎮抗疫群像剪影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4月9日21時,湘陰縣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本輪疫情2名確診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湘陰在實現患者“清零”的同時,也守住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防線。 3月17日,新泉鎮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以來,該鎮聞令而動,全民上陣,用不懈堅守筑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銅墻鐵壁。截至目前,疫情無擴散,無外溢,新泉打了一場漂亮的防控戰。 ![]() 走進新泉鎮,田間地頭,農民有條不紊進行春耕生產;街頭巷尾,戴著口罩的人們相視而笑;鎮村干部仍穿梭在家家戶戶,提醒居民非必要不返鄉、不聚集,做好核酸檢測、居家健康監測…… 陽光傾瀉而下,一切祥和而寧靜,似乎從未被疫情所侵擾。 一顆“原子彈”在新泉炸開 “早在16日晚上,我們就已經采取行動!毙氯傸h委委員、組織委員張靜回憶起那個驚心動魄的晚上,仍有些后怕。 3月16日23時15分,湘陰縣人民醫院在新泉送檢的10人混檢樣本中檢測出陽性——一顆“原子彈”在這個湖區大鎮炸開。 由于不確定是有人感染還是樣本被污染,也不確定哪份樣本呈陽性,新泉鎮在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對混檢的居民家各派出1名鎮干部、1名村干部,安排人員分別上門再次進行核酸檢測。 懷著對未知結果的擔憂,12名干部守在居民家門外,熬過一個通宵。 3月17日6時許,從上海返鄉的紅旗橋社區萬紫片區居民宗某良確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轉運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 6時30分,新泉鎮將萬紫片區全部封控,15個路口悉數封閉,每個路口1人把守;為宗某良采集核酸的鎮中心衛生院,全員就地隔離。 “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對全鎮全域實行精準閉環管控,堅決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線!币淮笤,鎮黨委書記張放就接到了縣委書記、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政委李鎮江的電話。電話那頭,李鎮江語氣堅定、態度堅決。 ![]() 該鎮立即成立前線指揮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新泉鎮疫情防控前線指揮部第一政委胡錦平趕到現場坐鎮指揮,聯點單位縣審計局、縣民政局、縣工商聯干部馳援前線。 在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要求和專家的指導下,新泉全域實行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精準閉環管控,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防范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 ![]() ![]() “我們迅速對確診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已排查的各類風險人員落實管控,相關外環境完成終末消毒!毙氯傛傞L李建奇說,及時轉運密接、次密接人員,并同步開展流調篩查和區域全員核酸檢測。 ![]() 18日、26日、31日,縣長、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劉世奇,副縣長、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張亞玲陸續前往新泉鎮,實地查看封控區、管控區情況,部署完善相關管控細節、流調措施。 3月19日,集中隔離管控的密接者——宗某良的妻子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喧囂的城鎮“靜”了下來 一夜之間,這座常住人口8萬余人的喧囂城鎮“靜”了下來。 無恃其不來,恃我有以待之。在西林港社區、新河橋等區域交界處,新泉鎮設置12個卡口,成立12個臨時黨支部,安排90名干部和公安干警24小時輪班值守,對出入人員和車輛嚴格落實查證、驗碼、測溫、登記等措施,全力守好“家門口”安全防線。 ![]() ![]() 17日一早,鎮人大主席王岳軍得知疫情突發,將醫院重癥監護室的父親托付給妻子,毅然趕回抗疫一線,組織協調開展全員核酸采樣工作,輾轉在各個卡口之間。 “控制住疫情的關鍵環節就是找人、管人。找人是最辛苦的!睆堨o告訴記者,對于密切接觸人員、同時間段暴露在封控區的人員、確診病例逗留空間的相關人員,該鎮嚴格實行“五包一”居家隔離,杜絕人員隨意流動,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 ![]() ![]() 與“疫情”賽跑,比拼的是速度。該鎮加強“三公(工)一社”協同,封控區、管控區3小時全面完成核心信息調查,5小時實現具體情況調查,首次排查的18名密接者、125名次密接者閉環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集中1天時間完成全域3萬余人核酸檢測,進行4輪次管控區采樣、7輪次封控區采樣,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7日晚,新泉鎮將次密接人員轉運集中隔離。面對突如其來的分離,沒有哭鬧,沒有抗議,有的只是無聲的配合、理解的眼神、堅定的信心。 ![]() ![]() “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嗎?我有一輛面包車!3月18日,22歲的脫貧戶王周亮找到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治年。 王治年正為人手不夠而著急:“那你幫忙去轉運隔離對象吧!蓖踔芰列廊淮饝,從18日至4月1日,一直奔波在路上。 社區為何人手不夠?王治年解釋道,本來社區干部共有8人,但有4人被隔離了,連村醫都不在崗位。 遠親不如近鄰。鄰鎮湘濱鎮接管了鳳南卡口,嶺北鎮接管了新河大橋卡口,并各派一名村醫前往新泉支援。新泉鎮還從鄰村調配10人到紅旗橋社區幫忙。 “多虧了負責任的社區干部,才能第一時間發現疫情、穩住疫情!崩罱ㄆ嬲f,從春節期間開始,對在外務工人員,該鎮防疫專干逐個打電話詢問是否返鄉,勸導其非必要不返鄉、若返鄉一定要向主動報備。 3月14日,紅旗橋社區衛健專干秦鮮紅走訪時了解到宗某良有回鄉意向,便勸導其暫不返鄉。得知宗某良于3月15日到達長沙,秦鮮紅迅速引導其在進家門之前先去做核酸檢測。 ![]() 秦鮮紅(中)上門入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3月18日,岳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報,表揚秦鮮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信息排查到位、宣傳教育到位、提醒提示及時,為及時處置疫情贏得了時間和主動,給予5000元獎勵。湘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配套獎勵5000元。 大家的生物鐘都亂了 3月16日晚開始,住在縣城的張放沒有回過一次家,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疫情突如其來,張放的母親因患有癌癥,住院治療;從深圳趕回來照顧母親的弟弟仍處在隔離期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母親身體還未好轉,張放的父親又患病入院。 作為家里中流砥柱的張放,此時卻不得不從家里“臨陣脫逃”。因為,在新泉還有更多需要他“照顧”的人。 ![]() 每當視頻時,看著屏幕里母親蒼白的臉,這位七尺男兒都忍不住淚濕眼眶。 掛掉視頻,擦去淚水,深藏思念,張放轉身又投入戰場——還有第二天的工作需要調度。 “疫情過后,我們的生物鐘都亂了!崩罱ㄆ嫱嫘Φ?蓮堨o知道,這不是玩笑話。 “這場戰‘疫’的關鍵是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我們能早一秒轉移被隔離對象,人民群眾的健康就多一份安全保障!弊鳛樾氯傄咔榉揽剞D運隔離組、信息綜合組組長,張靜柔肩挑重擔,白天在指揮部綜合協調各項信息,夜晚負責轉運集中隔離對象,基本沒在2點前結束過工作。 ![]() 以往,值班室的鎮干部一大早就能聽見李建奇跑步機的聲響?勺詮囊咔榘l生以來,跑步機再也沒響起過。 “以前我睡在辦公室后的值班室,每天6點多起來跑一會,鍛煉身體!崩罱ㄆ嬲f,這陣子每天忙得像陀螺,精神緊繃,不敢放松,哪里還記得跑步這回事。10余天來,他幾乎每晚只睡四五個小時。 對于紅旗橋社區黨總支書記賀蓉來說,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覺。社區內出現確診病例,這位“80”后女書記并沒有被嚇倒。她把2歲的小孩交給公公婆婆,一頭扎進社區,10多天僅僅只回家洗了兩次澡。 ![]() “賀書記累了就在桌上趴著瞇一下,或者在沙發上躺一下。我就在會議室搬幾把椅子,勉強也能睡!蓖踔文暾f,“后來我還多了個伴! 王治年口中的“伴”是指賀蓉的丈夫湯為。湯為是紅旗橋社區輔警,除了白天的日常工作外,湯為19時到凌晨1時被安排在萬紫三隊封控區值守。下崗后,湯為就到社區來陪賀蓉。自然,也陪王治年一起睡椅子。 每個平凡人都是英雄 疫情打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三區”劃分以后,封控區里的群眾慌了神:出不了門,日常生活用品如何保證? ![]() ![]() 新泉鎮為封控區、管控區專門配備“值班員”,建立物資采購群,為群眾“代購”!叭罕妼⑸畋匦杵钒l至微信群內,由‘值班員’統計群眾需求后統一購買,再通過無接觸配送將物資送到群眾家門口!蓖踔文暾f。 “我也想為村里出一份力,我能申請當志愿者嗎?”社區矯正對象胡某看到疫情通報后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村里咨詢。在得到肯定答復后,他戴上口罩毅然投身到集中核酸檢測點的搭建工作中。 “各位親朋好友,因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我們決定不擺宴席,謝絕吊唁,不搞任何送葬儀式,感謝大家的支持!3月23日,西堤村村民湯懷安向親朋好友告知母親喪事簡辦的消息。 ![]() “親人過世是家里的大事,疫情防控是國家的大事。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給黨和國家添亂!睖珣寻舱f,“這也是我父親的意思。他是一名老黨員,時刻關注疫情形勢,雖然年歲已高,但他并沒有忘記黨員的責任!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自疫情發生以來,新泉鎮通過“村村響”、微信群、宣傳橫幅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增強群眾疫情防控意識。截至目前,該鎮已經有83個家庭推遲或取消紅白喜事。 一場疫情,一次考驗。在這一場戰役中,新泉鎮每一位平凡的群眾都是匿名的英雄,他們用點滴奉獻,匯聚成遏制疫情擴散的磅礴之力。 一邊是艱難的疫情防控戰,一邊是緊迫的春耕備耕戰。兩難之下,新泉這個農業大鎮交出了兩張高分答卷。 ![]() ![]() 該鎮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為出入防范區的農業生產車輛、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切實保障農資儲備供應!皩⑷傇绲痉N植任務具體落實到村、到組,實行分管領導親自抓、包村干部具體抓、村干部田間抓機制,對農業生產工作進行每日調度、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步匯報!备辨傞L黃偉強介紹,全鎮84戶集中育秧大戶均已開展秧苗培育,目前已落實集中育秧大田面積1.56萬畝。 4月2日10時許,新泉鎮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三區”全面解封,紅旗橋社區萬紫片區進出通道緩緩打開。群眾戴著口罩走出家門,眉目間透著喜色。 “很感動,這么多人在為我們服務,他們很辛苦!”紅旗橋社區居民袁菊英回憶起這半個多月的點點滴滴,充滿感激。她曾患腦卒中,需每天服藥,社區封控期間,多虧志愿者上門送藥,她才能順利健康度過隔離期,袁菊英說:“除了感謝,還是感謝!保ㄔd于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作者 徐亞平 周磊 鄧卿 徐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