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看上去像是初中生的孩子,癱坐在椅子上,翹著腿玩手機,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另一邊,跪著一個中年婦女,好像在懇求他些什么。 據悉這是一對母子。 因為兒子一意孤行,不想繼續讀書,母親無奈之下想出了下跪的辦法,只求兒子不要輟學。 可這個孩子呢? 不僅沒有為此感到半分羞愧,反而拍了照,發朋友圈,并配文:開心每一天。 其行為,簡直令人發指! ![]() 很難想象,一個孩子會把蹂躪母親的尊嚴,當成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我們悲哀于這個孩子的不知恩義,但這又何嘗不是其父母的悲哀呢? 父母為奴式的哺育方法,換來的,只是孩子的冷酷和自私。 36歲的張女士的兒子已經12歲了,這個孩子有一個怪癖:一天要喝3次母乳。即使母親已經沒有母乳了,但是兒子還是習慣性地吃奶。 ![]() 母親去過醫院,看過專家,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病。 可得到的結果卻是這樣一句話。 醫生表示:“你回去吧,你這個問題我解決不了,這是你們母子倆的心理問題! 原來,這個母親最早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就嘗試過斷奶,結果家中老人看孩子哭鬧得厲害,都勸她“孩子想吃就給他吃”,她心一軟就同意了。 每次當她下定決心斷奶的時候,孩子便開始哭鬧,再加上家里老人一再勸阻,斷奶的事情便一拖再拖。 如今孩子都十二歲了,依然沒有斷奶。這個理應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一天喝三次母乳,不喝就在家大發脾氣。 父母總是習慣性的付出,過分的包庇,過分的保護,這才導致了孩子不像一個“正常孩子”,而正是這份溺愛,才使得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嬌養兒女如喂狼! 我們以為拼命討好孩子,就能讓孩子回心轉意,卻忘了教育最重要的是原則與底線。 沒有底線的愛,是一劑慢性毒藥 2020年2月20日,那個被判處死刑,結果只坐了12年牢就出獄,繼續組織黑社會、開賭場、強暴婦女的云南惡霸孫小果,被執行死刑了。 在央視曝光的視頻中,執行死刑命令前夕,暴戾成性的孫小果,竟然哭了。 不知道瀕臨死亡的那一刻,孫小果是在反思自己的作惡,還是埋怨那個寵溺自己一生的母親。畢竟,在孫小果恣意妄為的一生中,其母孫鶴予完美扮演了助紂為虐的鮮活角色。 孫小果5歲時,父母就離婚了。 或許是覺得愧疚兒子,孫鶴予對孫小果格外溺愛。只要是孫小果提出的要求,她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滿足。這也讓孫小果,從小就養成了無法無天的霸王模樣。年僅19歲就敢伙同4個社會青年,強奸在路上碰到的兩個女孩。 孫小果被逮捕后,作為一名民警的孫鶴予,不是大義滅親,不是反思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寶貝兒子,第一時間動用關系,將孫小果的年齡修改為未成年,好減輕刑罰。 這還沒有結束,受到審判的孫小果,因為一張所謂的“保外就醫手續”,直接回了家,一天監獄都沒待。 “兒子出那個事,讓我很頭疼。這類事情的案子,實際上我們是很憎恨的。但是當時我也在想,小孩長大他就會懂事了! “小孩長大就會懂事了”呵,就是因為這樣“偉大”的母愛,讓孫鶴予成了自己兒子的幫兇。 原來犯法也不一定會坐牢啊,嘗過甜頭的孫小果越發的肆無忌憚,不斷觸碰法律的底線。 據《中國法律年鑒》記錄,1997年8個月內,孫小果及其團伙就有至少8起犯罪,涉及強奸罪、故意傷害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尋釁滋事罪等。 看到不順眼的女孩,便拖到夜總會毒打,用竹筷和牙簽刺她們的乳房、用煙頭烙她們的手臂、拽著她們的頭撞擊大理石桌面......這些非人舉動,孫小果信手拈來。 1998年,孫小果終被抓捕,并判處死刑。本以為事件到此結束,但我們都低估了“母愛”的力量。 拉攏一切能接觸到的關系,利用發明國家專利創造立功機會,打通監獄關系將孫小果評為勞動改造積極分子。孫小果的母親和繼父一系列的“神操作”后,活生生的把孫小果這個死刑犯成功減刑至12年。 2010年,孫小果出獄了,辦酒吧、開夜店、住別墅,花著孫鶴予貪污得來的錢,享受著逃脫死刑后的美好生活。 直到2018年孫小果再度犯案踢爆人膀胱,人們這才看清了“死刑不死”的真相。 2020年2月20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孫小果執行死刑,這個為禍一方的惡霸終于得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 正是孫鶴予肆無忌憚的溺愛,孫小果才無限膨脹,一步錯步步錯,最終無法回頭。 提及孫小果,孫鶴予曾說過一句話,讓人憤怒異常: “有時候也恨他(孫小果),但總歸是想讓他少受點罪......有溺愛在里面,我這個母親做得失敗不?” ![]() 為了幫助孫小果,她賄賂、拉攏相關人員,她可曾想過那些被自己兒子傷害過的人,那些女孩何其無辜,為何要承受非人的遭遇。 為了補償孫小果,她貪污、挪用公款,她可曾想過自己還是個公職人員,那些都是人民的血汗錢。 何止是作為母親失敗,做人,孫鶴予更是大寫的失敗。 在《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節目最后,孫鶴予說自己后悔了: “我心里邊兒,確實非常慚愧和內疚,也很痛。在教育子女上的問題,還有對待法律上的這一些問題,我確實走錯了,也做錯了,也很后悔,造成了今天的這個結局!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沒有底線的溺愛,害人又害己 李天一,是歌唱家李雙江和夢鴿之子。 從小就嬌生慣養,平時喜歡辱罵同學、搶同學東西、將同學推下樓、打架違紀,屢生禍端。 15歲時駕車撞人,后由父母出面賠笑臉賠錢息事寧人,事后為了安撫兒子的情緒,李雙江和夢鴿還花大手筆送給李天一一輛價值百萬的豪車作為補償。 七個月后,糾集朋友一起將小區內的一對夫婦打到頭破血流,足足被縫了11針。 17歲時,在酒吧伙同朋友將一女孩灌醉,并拉至賓館輪奸。事后女孩報了警,李天一最終被處有期徒刑十年。 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但其母夢鴿卻還在為兒子開脫: “我兒子本質忠厚善良,他是因為年紀還小才做錯了事。并且我兒子已經具備了性能力,面對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孩,要讓我兒子完全不受誘惑,那是不可能并且沒有人性的! 而且這算不是輪奸,因為事前沒與女孩子談價,事后沒有付錢,所以連賣淫嫖娼都算不上。實際上,自家兒子才是受害者。 為了救兒子出來,夢鴿還四處散播受害女孩的照片并加以威脅。 原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三觀的!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善,然后為禍人間,這便是家庭教育滋生出來的惡,令人膽寒。 ![]() 汪佳晶,一名留日大學生。 從小就被母親嬌慣的汪佳晶,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毛病,花錢大手大腳,經常呼朋喚友去高檔區域消費,每次消費逾萬元。 留學期間,汪佳晶每年20多萬的學費以及生活費全靠母親7000元的工資。為了滿足兒子的需求,母親不僅節衣縮食,耗盡家中的積蓄,更是不惜貸款也要力保孩子能有最體面的生活。 但是當母親負債累累再也拿不出錢時,得到的不是兒子的體諒,而是持刀相向! 被捕之后,汪佳晶依然在懷疑母親,他說: “我就是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出來了......” 最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重傷的母親非但沒有怪罪兒子,反而處處為兒子求情。剛出院不久就重新舉債,花重金聘請律師為兒子減輕罪責。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這一切的惡果都是父母長年累月無休止、無條件的溺愛換來的。 養育孩子,決不能沒有原則底線 聰明的父母,往往會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把握好愛的尺度,會在對錯是非的問題上,堅持原則,堅持底線。 之前曾看過這樣一篇令人淚目的新聞。 事件主角是個11歲女孩,名叫高雅,因為視神經發育不良先天失明,6歲便進入哈爾濱特殊學校學習。 為了照顧女兒,媽媽帶著高雅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但她從來都不送女兒上學。96級臺階,368米路程,數千次的敲打,這段15分鐘的上學路都是高雅一人完成的。 然而高雅不知道的是,媽媽每一次都跟在她身邊,隔著三四米的距離,為女兒擋著來往的車流。 ![]() 媽媽希望女兒早一點能夠獨立,她說:“總有一天,我和她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 多么深沉而又有遠見的愛,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在孩子有自我認識世界的能力之前,家庭就是他的第一世界。成為魔鬼還是天使,很多時候,往往只隔了一個家長。 我們可以寵愛孩子,但絕不能溺愛TA,我們可以原諒孩子犯錯誤,但絕不能縱容TA,更不能為錯誤開脫。 任何事情都是有底線的,不能因為身為父母而無限的包容任何錯誤,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家庭的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負責。 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說: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無規矩,不方圓。作為孩子的第一導師,家長就應該用行動告訴孩子基本的原則和底線,長此以往,孩子自然會懂得,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可以做,什么堅決不能做。 而不是像孫鶴予一樣,等到自家孩子釀成大錯,才來做無用的悔悟。 聰明的父母 往往會在養育孩子的路上 把握好愛的尺度 會在對錯是非的問題上 堅持原則,堅持底線 丨內容來源:爸媽視界、網絡等,由岳陽麥芒轉載發布 |